2020-08-04 11:30:20
在分析化學中,標準物質是溯源鏈的主要組成單元。因此,它們的計量學特征,特別是所提供特性量值的不確定度和在溯源層級中所處的位置,是分析測量質量保證關心的焦點問題。
標準物質所提供特性量值的不確定度必須已知且滿足測量需求。因此,標準物質可以按不確定度等級(越小越好,但評定必須合理)和依據不確定度報告的可靠性和驗證結果進行分級分類。下面博林達小編來給大家介紹標準物質在計量學中的作用。
標準物質在計量學中的作用:
1、貯存和傳遞特性量值信息
根據定義,一種標準物質具有一個或多個準確測量的特性量值。一種有證標準物質中的特性量值一旦被確定,在有效期內它們就被貯存在這種有證標準物質中。當這種有證標準物質從一地發送到另一地使用時,它所攜帶的量值也就得到了傳遞。在規定的不確定度范圍內,有證標準物質的特性量值可以用作實驗室間比對的標準值或用于量值傳遞目的。因此,有證標準物質幫助量值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實現傳遞,類似于測量儀器和材料標度的傳遞。
2、保證測量溯源性
實驗室應該控制并且校準或檢定一定數量的儀器以確保所開展的測量的溯源性。但在所有具體必要的環節中做到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此項工作通過使用已建立了溯源性的有證標準物質可被大大地簡化。標準物質(基體)要求必須盡可能地近似于被測的實際樣品,以便對沖基體效應,以此來囊括測量時可能引起誤差的所有問題。
當然,使用者應當對標準物質和未知樣品的測量采用相同的分析測量程序。因此,標準物質的作用與用于其他產業計量實驗室的傳遞標準的作用相同,它允許在一個規定的不確定度范圍內開展比較測量工作。有證標準物質也為確定分析測量或工藝測試測量的不確定度提供一種可行的方式。
3、復現國際單位
SI基本單位的復現依賴于物質和材料。當今世界的主要測量都是在國際單位制框架下進行的。2013年為止,SI確認了7個基本單位。這些基本單位的定義涉及一些物質,如:鉑一銥合金,用于制造公斤原器;銫-133,用于定義秒;水,用于定義開爾文等等。這些物質在基礎計量學中的使用與標準物質在其他類型計量中的使用是相同的。
這些材料作為SI單位所依據的定義物質具有特殊狀態。這種狀態嚴格應用來定義特定單位,因為這種單位的復現也許還涉及其他物質/材料。這種情況當涉及摩爾和千克的復現時特別符合實際。在標準物質的幫助下復現SI導出單位。
以上內容就是對標準物質在計量學中的作用的介紹了,目前,化學計量學中唯一被廣泛接受的標準物質的分類是“有證標準物質(CRMs)”和“內部標準物質”,內部標準物質是使用者根據需要自制的標準物質的通稱。兩類標準物質的不同主要體現在驗證水平,而不一定是不確定度水平。